8.PNG

訂閱經濟這種商業模式意指企業的目標應該從客戶出發,掌握特定顧客群的渴望和需求,不斷創新服務,提供長期價值給予目標客戶,也就是將客戶轉換為訂戶(subscriber)以創造經常性收入

 

由於網路的發達,現今的企業如果要創造利潤勢必得運用網路資源,在這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社會,顧客的選擇性變得更多更豐富,這對於企業來說生存環境更為險峻,但相對來說消費者來說是更有益的,消費者可以選擇更符合需求的產品或是服務。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已經不知不覺地在改變,回想每個月的信用卡帳單有多少費用是自動扣款的呢?有可能是Netflix、Spotify、愛奇藝、kkbox,台灣前幾年的KKBOX也已經推動訂閱服務,現在來看這種模式消費者也挺習慣的。

 

 

在自媒體當道的世代,一旦企業讓顧客產生不好的消費經驗,負面消息會藉由網路快速傳播,對於企業聲譽也有負面影響,所以現在的企業都非常注重顧客消費經驗跟顧客服務那怕自家生產的產品無懈可擊也是必須注重消費者服務這塊。貝佐斯曾說:「顧客至上,不斷創新,而且保持耐心。」「我們能夠賺錢,是因為幫助顧客做更好的購買決定,而不是只靠把東西賣出去。」可見注重消費者服務的重要性。以iphone來說,蘋果公司銷售主力部分著重在服務,而非注重在銷售手機上,這屬於定位上的不同,蘋果是不把自己單純定位為賣手機產品的企業,而是提供服務的公司,而果粉會持續死忠購買也有部分原因是蘋果不斷提升所有服務,一次買斷商品的商業模式已逐漸式微,未來付費訂閱是新的商業模式。

要改變自己的定位心態才有助於企業做數位轉型,

原子習慣一書就有提到定位的不同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youtuber網紅時代大家都努力經營自己期望提高更多訂閱數,除了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外也要跟粉絲維持良好的互動,這也是一種客戶服務的概念,能讓粉絲死忠程度更高,好讓影片流量更大,獲取更多收入。

 

就以我搬入新居舉例我在購買電視的時候,就會挑選有連網功能的電視,傳統電視會逐漸被淘汰,加上現代人也少看電視未來第四台的營運也會備受衝擊,生產電視的廠商必須要了解消費者需求才能推出更合適的商品,而非專注於生產畫質更清晰體積更輕薄的電視了,還要能打電動/連網甚至能符合裝潢的美感設計等,並做好維修服務才能吸引客戶上門。

 

書中提到Surf air的故事,該公司被譽為天空的Uber,會員只要付月費即可不限次數搭機往返美國西部&歐洲航線,客層鎖定高階商務人士,可以幫客戶彈性調整行程,避免付高額機票費用只為了臨時的會議,為什麼彈性規畫行程的人需要比事先規劃訂票的人付出更貴的機票錢?加上會員已經通過審查,到機場後可以更快速的登機節省許多時間,以後這種訂閱模式只會越來越普及。遠比傳統航公司經營策略來的創新,訂閱制的航空公司每個月初就能知道產生多少訂閱收入讓公司及早規畫營運,傳統航空都是要等到機艙門關閉時才知道會有多少營收,這一顯著對比之下,好像可以開始期待可能幾年後台灣的航空公司也能採取此類政策。

 

我覺得這有點像學生時代買交通月票的概念,只是現在採用訂閱模式還需要做大數據的分析,利用數據分析推出不同的服務&價格讓消費者持續買單才能讓公司保有經常性收入。

 

回想現在的各行各業都有所謂吃到飽的訂閱服務,常見的手機通訊、健身房或是影音串流平台等,早就跟生活密不可分,法國國家鐵路公司也採取這樣的訂閱模式讓盈餘有所成長,我想或許台灣的租車公司可能也有此訂閱方案,對於不常使用車的人不見得需要買一台車放在家裡,只要每個月付費就能在需要用車的時候跟租車公司租車來開,能常常開到新車也避免了維修費用的支出。

 

我思考的如果以超商百貨業採取訂閱制,可以有單身貴族/雙人/小家庭/企業等不同對象有不同的費率,每個月依照對象不同費率也不同,每位客戶每個月都付固定費用即可進行採買物品的需求,配對著單一加購商品的服務等等,或許也是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的商業模式?

 

以廣告為營收來源的新聞媒體沒落

書中提中越來越多媒體選擇付費訂閱制的內容服務,捨棄以廣告為主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因為人們普遍討厭廣告,還會使用廣告攔截軟體阻擋廣告頁面,加上數位廣告大多是投放給google或是臉書,那都給這兩個平台賺就好啦(誤)並舉例華爾街日報的核心並非實體報紙,而是該報的品牌、文化、內容跟價值觀等,所以讀者願意付費訂閱內容,而非實體報紙形式。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御姊愛的一篇文章,關於蘋果日報也想用訂閱制卻一夕之間掉粉。

一夕狂掉上萬粉,黎智英推訂閱制誤踩的5大誤區 

 

原來不是每個新聞媒體都能使用訂閱制(笑)

 

《金融時報》知道在進行脫歐公投時網站流量必定暴增,所以他們取消原先付費牆的設定,讓新進讀者得以閱讀,

結果當周的訂閱數遠比其他周末暴增600%,不得不說這步真是厲害,如果是短視近利的商人應該不會考慮這麼遠XD

 

回想我們的生活早已經充滿訂閱,只是這些訂閱資料後台數據有沒有被作分析利用進而創造更多消費更多價值? 我相信每個人多少都有加入企業的各種會員,就像我很喜歡用momo購物,常會收到momo的廣告以及折價券的信件,尤其是我加入購物車後卻遲遲未結帳時,隔天就會收到MOMO的優惠簡訊,除了告知優惠訊息之外,現在的廣告放送都會跳出自己曾經搜尋過的商品,默默的就為momo貢獻更多金錢(笑)

 

為什麼會想看這本書呢?主要是還想要了解未來的趨勢,幫助自己在投資理財方面更有獨到的眼光XD,很多科技的演變、社會的變遷我都視為理所當然,從未去思考背後隱藏的意義,某種程度可視為錯失商機,資訊的不足會影響我對於事情的判斷甚至是理財標的的選擇,所以我開始嘗試閱讀此類書籍,覺得相當有趣,如果你是一名創業家或是創作者對於業績的提升感到困惑,那麼我建議你可以來翻閱此書,看腦中是否能產生更多不一樣的想法。

博客來79折優惠中 

 

arrow
arrow

    A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