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PNG

 

一胎化政策的起因?

冷戰期間(二戰結束後至蘇聯解體前,約1947年至1991年from 維基百科)中國的火箭學家提出的遠大計畫,1980年中國共產黨公開這個計畫-要求黨員自發性的節制家庭規模,只生一個孩子,而此政策維持了35年,直至2015年中國才宣布採二胎政策。

 

為什麼是火箭學家提出呢?

因為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原先的社會學家等專業知識份子都在文革時期被批鬥光了,只剩下在軍中有貢獻的專家在文革時期中留存下來。

 

一胎化政策目的在於幫助2億農民脫貧,急於脫貧產生的政策導致了一連串負面影響,經濟成長率的算式是以人口數為分母,只要讓分母數變小,除法算出來的成長值就會升高,所以有了這一胎化政策,這種政策想得出來真的是好棒棒?

殺雞取卵卻也能立刻解決經濟成長率不佳的燃眉之急?

雖然中國也出現了批評政策的聲音,中國學者-梁中堂大力抨擊一胎化政策,共產國家在推行政策向來都是非常有效率,就算學者批評那又如何?先知向來都是孤獨的,但在政策實施多年後,梁中堂才被譽為先知,我讀到這段覺得好奇? 為什麼梁中堂沒有因為批評中國當局而被抓去勞改或去監獄呢?  這不太合理
 

支持政策的人認為反對派都是想得太多,況且只要實施30年就能恢復自由生育,什麼勞動力不足或是重男輕女問題都可以有效解決,更能有效維持國家人口數。

 

其實在一胎化政策正式實施之前,中國早已推行成效卓越且較不具強制性的生育計畫,稱為「晚稀少」,就是鼓勵婦女晚婚且生得少,為了此項措施甚至推出「晚婚假」,晚婚假就是女生23歲後、男生25歲後方才結婚的可以有10-30天不等(每省的假期不一)的晚婚假,如果在這些年齡前就結婚只能獲得婚假3天,這一比較之下,這種長假期對於上班族很有吸引力啊!!!

 

中國當局為了挽救生育率在推行二胎化政策後把晚婚假的福利取消,如果我是當時準備結婚的人大概會非常扼腕!!!! 還我假期!!!!!! 我的蜜月啊!!! 頓時想結婚的心思會被打擊(笑)

中國在實施晚稀少政策時已成功讓生育率下降,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強硬的實施一胎化政策呢?

因為毛澤東1976年過世後,接班的領導人打算透過振興經濟來鞏固自身政權,鄧小平為新任領導人認為晚稀少政策太慢見效,無法快速促進經濟成長,只好實施更為極端的一胎化政策。官員們思考如果要達成領導人給予的經濟目標勢必得有強制手段(強制墮胎、超生罰款等),造就了一胎化政策。

講白了其實就是政治考量罷了...不過如果我是當權者可能也會有一樣的做法,畢竟把國家經濟能力提高國家才會強大,任何的執政黨都不敢把經濟搞垮。
 

一胎化政策的代價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某一原因是戰後嬰兒潮,大量的人口出生補足了廉價的生產勞動力,這是他國無法複製的,但隨著戰後嬰兒潮年齡遞增,導致勞動力降低,2050年後原先的龐大勞動力會老化,銀髮族會增加,而這些原因正在危害中國甚至是其他國家的經濟,說到影響中國的人口內需下降影響經濟尚可理解,但書中缺說這政策也影響了其他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隨著年齡增加讓勞動力減少,且戰後百廢待舉,勞動供給趕不上需求,導致薪資上漲增加,進而導致通貨膨脹。

 

現代產業為了降低人事支出紛紛讓機器取代人力,好讓資方的勞動需求降低,雖然中國當局開始意識到一胎化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推廣二胎政策,但由於一胎化實施後的薪資上漲導致物價膨脹,育兒費用也水漲船高,這讓新一代父母(一胎化政策下產物)覺得生兩胎費用過高,從心理方面來說,我如果是一胎化政策下出生的孩子自然得了八面寵愛於一身,成長環境一定優於上一代的父母,可說是過得相當滋潤,那麼我當然也會希望孩子能過上不要太差的生活,即使中國當局鼓勵生二胎,仍舊讓人卻步。我一個人要養爸媽跟爺爺奶奶,再加上孩子就有5人的生活重擔! 壓力山大!!!!!!!!

 

作者方鳳美為普立茲獎的得主,這本書自序中談到因為書中話題相對敏感,故在中國無法出版,在出版此書時也遇到香港書商被綁架的離奇案件,導致此書也無法在香港出版,只有台灣是唯一合法授權的中文版。

“如果我們要能自由思考,首先必須要能自由閱讀”

由於中國是儒家思想大國,父權主義以及提倡孝道的思考模式讓重男輕女向來都不是令人詫異的話題,作者方鳳美在探討一胎化政策食特別造訪了光棍村,光棍村裏面沒有適婚年齡的女性,而為了落實一胎化政策,政府允許強制墮胎跟節育,許多墮胎手術在是懷孕晚期,我想是已經知道肚中寶寶的性別,一旦發現是女寶寶就強制墮胎,造成男性人口遠多於女性,但卻造就一項商機爆發-客製化真人大小的性愛娃娃。

“「中國會出現一大批性飢渴的年輕男性」—埃爾利希(Paul Ehrlich)”

 

一胎化政策加重重男輕女的文化,適婚年齡的單身男性遠大於女性,父母親為了幫兒子找尋另一半,都會想辦法幫兒子買房甚至籌備聘金,導致中國過度儲蓄。

 

從經濟學方面來看,過度儲蓄對於經濟發展是負面的,因為人們選擇不消費,商家就無法賺錢,商家沒有獲利就無法發出職員薪水,沒有薪水的員工該如何生活跟養家,經濟無法活絡。

 

未來中國老年人口比率過高,而出生率過低,導致稅收不足以因應老人退休金跟各種社會福利支出,國家財政會面臨沉重的負擔,中國早已意識到未來財政狀況不優的情況,從現在開始推廣共同富裕。

 

這讓作者思考到底為什麼要實施這一胎化政策呢?單純為了管制人口數過多? 還是為了甜美的經濟成長果實?

換個方式說,如果你是執政當局想改變中國邁向更富裕的水準,你會怎麼做? 

鄰近的亞洲國家雖沒有強制實施節育政策,生育率都快速下滑,何況是實施極端節育手段的國家呢?

世界各國先進國家都正面積極挽救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專家學者紛紛跳出來喊說這是國安危機,呼籲政府要想辦法解決,要解決這問題絕非單一方面的政策或考量就好,要考量的面向除了社會環境跟經濟狀況之外,「女生願不願意生育」也取決於每個獨立女性的意願,那怕經濟獨立的女性也未必想要生育...

 

不禁讓我開始思考為何父母甚至是爺爺奶奶的年代為何都是多產的呢? 

獨生子女在以前年代是非常稀有的,常聽長輩分享或許是家中務農急需壯碩男丁分攤農事,加上以前醫療水準欠佳,能夠平安出生長大就不容易,當然要多產才行,但在現在醫療水準下,只有沒有特殊疾病或是意外身故,現代的孩子幾乎都能平安長大,只是需要擔憂的不在是醫療水準不佳或是經濟狀況無法溫飽等,現在人成長過程中相對前一世代顯得更富裕,大家開始追逐稀少的物品,包含有能力的父母會想辦法讓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環境、使用品質更好的物品或食品,爺爺奶奶那一代也許不會重視小孩成長期是否有均衡營養、道德品行操守是否良好甚至是學歷高低,務農都來不及了何來多餘的金錢讓子女受教育,趕緊來幫助務農的家業才是正道,加上傳統思維,媳婦嫁入夫家就是要負責傳宗接代,只要媳婦沒有生出男丁就是不孝,丈夫還能繼續找妾室合理的生兒育女...女性彷彿只是生子的工具,但隨著現代女性開始接受高等教育,漸漸地有自己的事業跟理想,女性們不在認為自己是生子機器,而是有獨立思考能力跟經濟能力的女性。

 

以前的長輩可能會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兒女照顧雙親的老年生活是理所應當,但現在有越來越多子女生了下一代之後都需要爺爺奶奶輩幫忙照顧孫子輩,如果家中沒有後援也會讓現代女性生育的意願降低,畢竟育兒費用跟以前比已經大不相同。

 

這也造就了如果父母有幫子女準備豐厚的聘金或嫁妝,這會讓子女在婚姻相親市場上較為吃香?書中也說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子女嫁入偏遠農村過上辛苦的生活,造成光棍村適婚年齡的男子過多,甚至引發婚姻詐騙也是時有所聞。

 

2021年中國開放三胎政策,希望能有效改善出生率過低的問題,政策實施感覺非常有難度,中國雖不像毛澤東時期那樣的專斷,畢竟國家勢必要走向改革開放的道路,也無法像以前推動一胎化政策一樣用強迫手段叫女性一定要生第二胎甚至是第三胎。

為什麼國家要想辦法減少國內人口?

難道不節育的話國家人口會向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所說的那一樣,人口會以指數型方式成長,糧食以線性方式成長,最終導致糧食不夠產生飢荒? 如果真產生飢荒不就代表人口又再度獲得控制? 

 

現在的人幾乎都有受過教育,不太會像大自然的動物或是牲畜一樣瘋狂生育吧?畢竟人類從出生到養成都要仰賴爸媽,但是大自然的動物大概只要養育半年一年就能脫離爸媽的懷抱,如果人類從出生到成年只要半年一年(養育費用大大降低),才有可能會造成多產,再加上女生有生產年齡的先天限制,人口論所說的論點應該也不會發生。

 

一胎化政策下的「小皇帝」長大了

由小皇帝組成的世代,是否會意味著國家充滿被過度縱容與寵溺的孩子?

學者鍾梅出版《獨生子女宣言》分析了小皇帝是個生活充滿壓力、受到父母過度關愛,或是孤獨的一代,一胎化政策實施的父母親可能因為文革,父母被剝奪受教育的機會,子女是實現那些夢想的唯一希望,所以小皇帝從小就得承受過度的關愛跟望子成龍的壓力,畢竟對這個小家庭來說,以後的未來都要靠小皇帝一人來支撐。

 

「你的養老保險就是孩子,如果你是獨生子女,你的父母就會想確保他們投資在對的地方。」

 

這也彷佛在告訴小皇帝們,你們出生的使命是為了完成父母親未完成的夢想,父母給予你們生命,你們就應該感激涕零,父母把所有能給的資源都給小皇帝了,你們沒有資格不滿,只能走向父母親期望的道路,在部分中國人眼中,生育是一種社會流動,只生一個孩子就能把所有資源集中,如果生了二胎,父母反而會被視為自私,因為育兒資源被分散,家中的老二可能會羨慕獨生子女,因為獨生子女佔據所有育兒資源,這理念代表著一胎化政策的成功。

 

子女們太年輕無法應付中國飛漲的房價,卻要歷經中國高等教育的擴張,學歷貶值、失業率上漲的苦果,還得揹負照顧年邁父母的生存壓力。 不得不說這段經歷不就跟台灣6至8年級生一樣的經歷嗎? 大家拍拍~~~

 

我之前看陸劇《三十而已》,女主角讓爸爸住進要價不斐的養老院,這也讓我好奇,要住進養老院需要什麼資格? google大神告訴我,想要入住中國養老院要有人當擔保人,如果自己連子女也沒有要有誰來擔任自己的擔保人呢? 人老後想住到一個安穩的地方都是奢求。

 

父母為了能夠老了能有所依靠,拒絕晚景淒涼,當然會想盡辦法培養自己的獨生子女望子成龍,這是否也是一種私心呢? 但人本性就是會趨吉避凶,縱使有這種想法一點也不意外。

只要有錢付超生罰款,法律算什麼?

在中國相對富裕的夫妻能夠付出超生罰款取得生育二胎的資格,這彷佛在告訴貧窮夫妻檔你們沒資格生育,從心態上來解釋只要我付得出超生罰款,我愛生幾個都行?

 

在中國一胎化政策下,人們總是可以找出相對應的應變措施,包含去國外找代理孕母,尤其偏好去美國,孩子生下就能取得美國籍,這讓富裕的中國夫妻趨之若鶩,而且代理孕母偏好要有大學文憑以及白人優先,這對於優生學理論來說一點都不值得意外。這代理孕母仲介行業也因此產生龐大商機,中國父母開始物色優良的孕母,想要打造基因優良的孩子,而這想法也漸漸根深蒂固。

如果富人的孩子經過基因的挑選後而出生,就像電影場景一樣的優越人種,只會活耀於社會頂層,而基因相對沒那麼優良的孩子,是否只能淪為富人的打工族?漸漸地可能會變成更有階級制度的社會...導致窮人家的孩子翻不了身。

 

早期在中國超生的嬰兒都被孤兒院想辦法讓外國人進行領養,中國成為輸出嬰兒大國,近年來的翻轉是,中國人前撲後繼的到美國生產,甚至是由華人到美國捐卵後生出嬰兒,再將嬰兒帶回中國。

 

正值生育年齡的我在看完這本書後,不禁開始思考,結婚後一定要生小孩嗎?總是被告誡如果不生會導致晚景淒涼,甚至被說是自私,甚至有人說就是現代年輕人不生育,是將來導致國家社會保險破產的元凶之一,現在台灣的生育率也是很低,每個人都有生與不生的理由,不知道現在生育年齡的夫妻檔們的看法是如何呢? 歡迎大家留言與我分享。

 

這本書在網路書城上已經絕版只剩電子書,難道最後一本紙本書被我買走了嗎(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小姐 的頭像
    A小姐

    廢牡蠣Family的生活分享|讀書心得|生活分享|遊山玩水|

    A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