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去年很著迷寫作類、文案類的書籍時發現了這本書的作者少女凱倫,我曾經也想參與凱倫所開設的寫作線上課程,但後來還是考量到價錢關係沒有購入線上課程,但是也因此購買了寫作書籍兩本,我自認從小到大都不算是聰明的學生,念書要維持在一定的名次都是苦讀而來,常常一個考科要重複多次複習才能從硬背到理解,看完這本的第一章節發現少女凱倫似乎就像資質平庸但卻努力把握各種機會的年輕人,她曾經是個茫然且無所目標的年輕人(讓我想到我自己也是如此),我認為有一份工作可以生活得過且過就好,直到她在就讀大學夜間部時到新聞媒體業打工,凱倫覺得這份工作比以往學生時期的其他打工都來要有挑戰性,方才開啟了她想充實自己媒體傳播相關知識的念頭,於是捧著打工賺到的現金到補習班準備考研究所,夜間部在我的既定刻版印象中,念夜間部的學生通常經濟可能沒那麼優渥,需要白天上班晚上才有時間上課、或是本身對念書沒有興趣,只是礙於現代社會需要有個基本學歷,否則連一般打工都很難找,才選擇去念夜間部,反正最後可以拿到畢業證書就好。
透過兩年的準備她從私立大學夜間部考上國立大學傳播研究所,這對不愛念書的她來說儼然是一種奇蹟,她深刻體悟到要意識到自己對人生的熱情,然後動手去做,否則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能耐。這兩年我也嘗試多閱讀,我認為自己以前從未獨立去思考,我從小就是老師眼中的乖乖牌,老師所教授或是所給予我的觀念我都深信不疑,直到自己出社會結婚後,透過閱讀開始思考生活中許多事情的演變,很多事情不像考試解題般只有一種正確答案,而是有許多選擇,每種選擇都會各種不同的答案,這也呼應了此書的書名『人生不是單選題』。
從頭開始的代價,是身心俱疲的起點,你願意追隨自己內心所嚮往的嗎?
凱倫從在2014年申請延畢獨自到韓國釜山學習韓文,她原本以為是用英文教韓文,沒想到居然是用韓文教韓文,當時的她可是連韓文都沒有學過也沒有崇尚過韓國娛樂文化,如果有喜愛的韓國藝人,即使沒有真正學過韓文,也能透過韓國綜藝或戲劇學得幾句日常生活用語,而凱倫並不是,導致她初期在釜山學習韓文過程中相當挫敗,連自己到餐廳點餐都能讓她深受打擊一個人在餐廳內落淚,直到最後感受到自己韓文進步後的感動,那都是自己努力過的痕跡,凱倫寫道如果有機會出國一段時間,千萬要好好把握,我記得我在大二那年也獨自收集了許多暑期韓國短期語學院的資料,想說趁大學暑假可以去體驗生活?兼學習韓文,但我媽媽覺得那都是在玩浪費錢而已,因次拒絕了我,我也就虛晃個幾年大學就畢業了...
我偶爾也曾經想過如果有去外國短期生活一下那對我的人生會有什麼改變呢? 不過這都只是在自己的腦海中思考而已...我也想像不出到底會有什麼改變?還是真的像我媽所說這都是浪費錢而已...
凱倫在找尋自己的目標實在26歲研究所畢業後的日子,沒有選擇找尋一個正職工作,而是追隨自己心中所想要回去電視台工作,從擔任工讀生開始做起!你願意在你26歲的時候擔任工讀生嗎? 那需要多大的勇氣?當你的同事都是大學生,你跟他們做一樣的事情領一樣的薪水,有沒有覺得自己已經浪費6年光陰?但凱倫在這段日子裡開始接下各種案件養活自己,才有機會熬成正職轉成文字記者。
凱倫透漏在新聞媒體業她也曾經是個「做帶機器」,進入媒體業並不會有寫稿sop,這都是自己需要時間學期的功課,每天忙碌的產出各種新聞稿,每天跟時間賽跑不斷的採訪寫稿,從一個帶子寫一小時到現在只需要半小時,這都需要時間累積,媒體業也區分生活組、政治組、社會組、國際組、等等不同組別,幾乎隔阻如隔山阿,凱倫寫道在媒體業的這份工作讓她培養出勇氣、還有隨機應變能力、至少在採訪大人物時能在發問時能夠精準犀利,同時也具備膽識,還有做好事先訪問人物的功課以免問的問題太過外行,完成後都是一份工作上的成就感,尤其是看到自己製作出的新聞對別人有正面的影響或是回饋,那都是正面的精神能量。
凱倫是1990出生,此書的最後章節寫到90後職場工作術,有時候在職場上感受到做人比會做事還要重要,年輕人在工作職場上可能會跟同事或是主管有意見不合的時候,這時候職場上需要充分溝通,當然也必須適時表達個人立場,如果都是沒有原則的進行工作,很快會被同事踩在肩膀上,凱倫說這是培養成熟工作的態度。
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不被肯定?
說到這我也想分享一位同事的故事,同事(簡稱J)年長我幾歲跟我在公司職等相同,但因為做事可能不夠細心常常無法抓到重點,導致與他溝通的同仁常常被惹怒,而他也覺得委屈、覺得不被重用不被認可,甚至主管只願意讓J擔任內部需要耗費體力且無需面對客戶的行政工作,但J卻想跟其他同仁一樣可以擔任獨自案件的審理人員,J認為不需要耗費體力的工作比較輕鬆,他不想被頤指氣使的去做那些體力活,我仔細地觀察J跟同事們的溝通對話,我發現同事在問A他總是會回答B,或是常常唉聲嘆氣認為他被交代的工作都是因為前手沒有處理好,導致他要花費時間跟體力去收尾。
再者,J認為主管交辦的工作無法完成就去怪罪前手就好,跟他無關,但在我看來如果前手處理得好前手也不用離開公司,J也不會有這份工作,當主管把任務交代給你,你就要把任務完成,而不是瘋狂抱怨前手,如果J想要挑戰其他同仁的工作是可以跟主管商量,但就是因為J之前挑戰換職務失敗,主管認為J所能做的也是這份體力活,我們所在意的都是J能否把事情完成,常常聽到有人問J某件事處理得如何?J總是會顧左右而言他的回答:「我已經很努力了」,當初這件事是因為某某人處理不好...巴拉巴拉等話,不過我們要的不過是處理情形而已,或是你能否完成?而不是先扯前手怎樣不好...說真的回答出「我已經很努力了」這句話聽完也只是讓同事們想說...你努力什麼了啊?事情又沒完成...
如果前手處理的過程有瑕疵,後手是否有什麼彌補瑕疵的方式?應該提出來改善,而不是照著舊的有問題的SOP繼續執行.....
人生不是單選題,凱倫透過從小各種打工的經歷搭配職場上的經驗培養自身能力,串接自己的人生打造個人品牌,這些都不是單純做一個選擇就能夠完成,都是需要各方面的互相配合,她也勇於追求心中所求,如果你對於自己未來方向僅有一個初階的模型,或是還在猶豫往哪方面進行,說不定這本書能夠推你一把,讓讀者能夠前往自己想要的方向。
如果你對於未來早已經有自己的構想,那麼就持續地維持前進就是最棒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想在購物此書也能達到無痛省錢,請記得加入SHOPBACK,如果不嫌棄的話請用我的好友推薦連結
這樣新朋友註冊SHOPBACK時也能獲得100元回饋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