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作者本業就是會計師,業界經驗頗豐,亦有經營粉絲團。
會接觸這本書是因為先看到艾蜜莉(鄭惠方)的另一本書
-艾蜜莉會計師教你聰明節稅-
主要是談論自然人會遇到的稅務問題,
包含每個人都會有的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
甚至到一般人在買賣房屋時會遇到的契稅/印花稅/房屋稅/地價稅等等,
單就自然人所得稅來舉例,
所得稅來源包含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營利所得/
租賃所得及權利金所得/財產交易所得/
競技及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退職所得等等,
看到這有人會疑惑自然人怎麼會有營利所得?
因為自然人可以成立商號賺錢,
所賺的錢會併入自然人的所得稅理面,這本書書名為聰明節稅,
自然免不了會教讀者什麼所得來源可用什麼樣的節稅方式,
對於讀者來說可以做個初步的理解,
如果不滿足於一般受僱者身分的人,想要創業開辦公司行號,
那一定要看艾蜜莉的另外一本書-艾蜜莉會計師的10堂創業必修課
如果你想創業,你已經擁有創業的技術或商品甚至是勞務,
你可曾想過創業路上除了前述問題之外會有麼需要一一克服呢?
艾蜜莉身為一個會計師,對於公司行號在稅務會計等專業上都能提供很高的價值,
如果創業者都能在創業路上事先了解稅務、會計、勞務、經營等資訊,
在創業路上的所遇到的困難應該會相對減少,
或是說能避免未來可能會發生有損公司的情事、降低觸法的機會。
讀者可能會疑惑? 不過就是創業做生意嘛,怎麼會觸法這麼嚴重呢?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想創業,第一步可能會想開公司,而開公司勢必要遵守
公司法的規範,如果要開商號,就要遵守商業登記法的規範。
公司營運要定期申報營業稅、所得稅、勞健保等都是創業路上會遇到的問題,
如果有疏忽小則是罰鍰重致刑責。
創業者撇除一人公司之外,都會面臨聘用勞工的問題,
那麼員工的勞健保以及自己的勞健保在這本書都有詳細的說明。
書中第三章介紹許多創業者面臨的第一道難題-資金來源
創業資金除了從親朋好友身上求贊助之外,
還有銀行貸款跟政府補助或是政府提供的貸款政策之外,
還有近年流行的群眾募資也是一種管道。
不過據說失敗機率也是滿高的....
書中第四章簡單介紹會計四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等,
我估計非專業類科會有閱讀障礙,不過對於創業者來說只要有基本概念,
其餘就交給專業的記帳士或會計師處理,若有疑問就追著專家詢問。
如果發現委託的記帳士或會計師沒辦法詳細說明的話...那可能要考慮委託其他業者XD
書中也提到近年來新創公司盛行,我國政府針對新創公司也提供許多籌資管道,
跟租稅優惠,經濟部工業局有推出《產業創新條例》裡頭有天使投資人租稅優惠,
申請條件是在臺灣設立公司未滿2年,屬於『國內高風險新創事業』,
至於要怎樣才會符合條件請洽經濟部。
我個人也是滿好奇何謂高風險新創事業.......
是不是賠錢的機會很高就是高風險呢XD
因為對創業者來說賠錢機會高的話就是高風險阿!!!
剛去國家發展基金會看天使基金輔導有成的公司,
隨便點個2間查詢發現公司資本額也都滿高的....來個上千萬資本額呢
如果是想要的是一般創業我想這塊資源就是相對無用XD
因為就不符合新創公司的篩選條件.....
我這邊所說的一般創業就是路邊隨處可見的買賣零售應該很難獲得天使基金的青睞?
這本書後面章節在探討公司法,也就是成立有限公司跟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別,
如果創業終極目標想要上市櫃,勢必要選擇股份有限公司。
一旦上市櫃可以約束公司的法令又更多了,那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覺得以創業者的角度來說,是要去思考到底是要成立何種形式的公司,
(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兩者代表人要負的權利義務有稍稍的不同,
股權架構也是不同。
有限公司:董事為代表人,一人即可成立,所以沒有股東會董事會制度
每年仍須於會計年度終了後造具公司財務表冊給股東。
畢竟出錢是老大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不只一人,由董事推出一位董事長代表公司,
公司內有股東會及董事會等組織,簡單說股東就是出錢,
董事去執行業務,但是執行業務盈虧都是需要定期跟股東報告。
我們一般在買賣上市櫃股票公司都是屬於股份有限公司。
創業者腦袋需要思考的事非常多,我想以最近的武漢肺炎造成的諸多問題,
創業者就要一力承擔,像是疫情導致營收下滑該如何因應、
員工請防疫照顧假時有什麼對應措施…創業者所面對的龐大壓力也是滿驚人的
書的最後有創業心法,我認為想創業的人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對於創業實務上應該都能有所獲得,推薦給未來即將創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