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175.jpg

這本書的出版時間是在2017年,

而我卻是在2019年透過朋友的聯誼話題才知道,

讓我驚呼原來我一直都活在自己既有的生活圈裡面,

只與自己同樣生活圈的人打交道,

我怕我漸漸地眼見會越來越狹隘,趕緊上車來看這本書。

 

斜槓青年起源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在其著作中描述紐約的一種現象,

在紐約很多人不只擁有一種職業,

他們不能像多數人能用一個完整的詞來介紹自己,

而是選擇用「斜槓: / 」來區分不同的身分,

於是她為這些人創造一個新名詞:斜槓青年。

舉例來說:

陳先生是一名外科醫生/影評人

王先生是一名廚師/攝影師/健身教練

邱小姐是一名新娘秘書/小提琴家/財金記者

 

作者SUSAN KUANG本身也是一位斜槓青年,

曾是網路公司分析師、論壇社群的創辦人、

辦過畫展,亦是一名Cross fit健身教練。

 

這本書強調的是每一人都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不是作一位「文化囚徒」,我們都身陷於某種文化思維當中,

每個人從小都被灌輸應該要怎麼做?

認真學習考進優秀大學、進入大公司賺取社會評價不錯的薪水、

接著買房結婚生子等等,彷彿這世界只有這種固定的生存模式?

 

其實不是的,作者在書中大量的引用到許多不論是社會學、心理學、

哲學甚至是經濟學的各種學者專家所說過的話,來告訴讀者許多嶄新的思維。

一開始從人生的交叉路口,你該往哪走?

迎接多職人生

成長,請先折磨自己

此時此刻,就過自己的人生

作者從這4個章節依序探討,也向讀者分享她所經歷過的人生,

我覺得我目前人生只走到書中的第一章節,

就如同我之前blog標題所寫,何謂夢想?我的夢想在哪呢?

我從剛出社會找到第一份工作發現不適合之後,

我開始思考到底我想要做什麼? 或者說我喜歡做什麼?

但因為接觸的東西太少,我只能說出我不喜歡什麼,

而非喜歡什麼。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相同的困擾,

我先生說過年輕人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也太可悲,我也聽聽不回應

我還記得大學的時候聽過一個演講,

就是讓大四生去做測驗找出未來可以從事的職業或方向,

演講者曾提問:你喜歡做什麼? 我心想:吃喝玩樂阿XDD

可是現實生活不可能一直吃喝玩樂阿,這都必須建立在有一定收入的背景才能完成,

而為了建立這背景就是需要工作賺錢,所以現在的我只能先從開源節流做起。

開始學習投資理財,降低對五斗米折腰的需求

 

 

 

這本書開啟了我很多新觀點,同時也替讀者分析我們為什麼做這樣的選擇?

鼓勵讀者走向自我實現的指導手冊

作者用不同面向一一分析給讀者,我覺得非常特別。

同時,我也把這些讓我感覺到心靈震撼的詞句抄寫下來。

 

作者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夠財富自由

但是比起財務自由更應該追求心靈上的自由,

擺脫世俗的看法、擺脫文化的窠臼,財務自由的核心是「自由」,

每個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有嚮往的生活或是想要做的事,

但是我們還是因為現實要為五斗米折腰,

所謂財務自由是要將財務的「約束力」降到最低,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自由的控制生活跟時間去做自己心中想做的事,

而不會因為上班而佔據自己大多的時間。

 

財富自由建立在有足夠的被動收入上,

被動收入可能是房租收入、投資收入,

且被動收入能夠cover生活所需的支出。

作者希望讀者可以建照一條專屬於自己的渠道來打造被動收入,

但要增加被動收入時談何容易?

我們應該盡可能多投資自己,讓自己變成無邊界人生,

也就是說每個人可能不只擁有一項技能,多充實自己,

而這些「技能」可能可以幫自己賺取「上班」以外的收入。

 

作者也提到為何我們知道怎麼做能夠改變可是卻遲遲不去做呢?

她從心理層面一一分析,必須強化自己的意志,

並找到對的方向堅持下去,

也教讀者如何設定目標、該如何實踐都給予很棒的建議。

 

如果閱讀了這本書得到啟發希望從今往後自己能夠有所改變,

就必須設定未來的目標,並且有量化數據,

目標不能一開始就設的太難,

這樣反而會因為害怕做不好而一開始就不去做,

讓自己有逃避的藉口,目標必須循序漸進,

漸漸的能夠獲得成就感進而維持下去成為習慣,

或許這些未來都能成為被動收入的一塊。

「You have a choice.」作者告訴自己有選擇的自由,

可以選擇消極被動,也可以選擇主動積極,

並因為這樣的信念才成就了作者精彩且自由的人生。

 

作者在剛開始創立教育社群時,

一位訂閱者留言說:「不喜歡這個社群,因為它太商業化。」,

訂閱者指責社群上的內容都是與銷售相關的,

而沒有任何純粹心靈或是精神相關的分享。

 

這在所有的Youtuber或是部落客上應該常常會收到這樣的留言,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普遍的信念是「商業是邪惡的」

作者說按這種邏輯,

她猜想這位訂閱者所渴望的「不商業化」的理想世界是:每個人都該無私地給予或分享,

社群裡的交換不是基於金錢,而是來自愛心和奉獻精神。

但是在現今這個到處充滿商業的社會中,

怎麼能期待每個人都要無私的奉獻呢?

Youtuber努力地想腳本拍攝、剪接後製,

每份影片都是心血結晶,

Youtuber犧牲了時間來讓看影片的人得到知識或是得到快樂,

為何他們不能利用影片賺錢呢?

我覺得他們賺錢的心安理得阿。

如果觀眾或是讀者不愛商業氣息太重的影音頻道或是部落格,

請記住「You have a choice.」。但是什麼樣的選擇就取決於自己了。

 

這本書並不厚,很快就能看完,很適合還在找尋夢想的人來閱讀。

 

你也是被困在「上班」的列車上,無法跟隨自己心中的聲音嗎?

或許閱讀這本書將會得到許多啟發。

 

購書連結

 

更多追求人生自主權概念相關文章:

【讀書心得】不上班賺更多  

【讀書心得】斜槓的50道難題  

arrow
arrow

    A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